低聚異麥芽糖
【產品名稱】 |
低聚異麥芽糖
|
---|---|
【含 量】 |
95%
|
【性 狀】 |
低聚異麥芽糖糖漿為無色或淺黃色透明黏稠液體。糖粉為無定型粉末。無論以何種形式存在,低聚異麥芽糖的甜味都很柔和,無異味,甜度為蔗糖的40%~50%。
|
? | ? |
【提取來源】 |
聚異麥芽糖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,其中含量較高的有玉米、小麥等淀粉含量較高的物種
|
24小時咨詢熱線
18092166758
18092166758
一、化學結構與理化性質
低聚異麥芽糖(isomalto-oligosaccharide,IMO)又稱分枝低聚糖(branching oligosaccharide),是指葡萄糖之間至少有1個以α-1,6糖苷鍵結合而成,單糖數在2~5的一類低聚糖,其分子式為(C5H10O5)n,n為2~10。主要包括異麥芽糖(A,CAS號499-40-1,分子式C12H22O11)、潘糖(B,CAS號33401-87-5,分子式C18H32O16)、異麥芽三糖(C,CAS號3371-50-4,分子式C18H32O16)及四糖以上的低聚糖。
三種低聚異麥芽糖的化學結構
低聚異麥芽糖糖漿為無色或淺黃色透明黏稠液體。糖粉為無定型粉末。無論以何種形式存在,低聚異麥芽糖的甜味都很柔和,無異味,甜度為蔗糖的40%~50%。性質穩定。
二、主要來源與生產制備方法
主要來源 低聚異麥芽糖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,其中含量較高的有玉米、小麥等淀粉含量較高的物種。
生產制備方法 低聚異麥芽糖是以玉米淀粉為原料,經液化、糖化轉苷、精制提純后制得。
三、分析方法
GB GB/T 20881-2007 高效液相色譜雙柱法 食品中低聚異麥芽糖的測定。
AOAC 未查見相關文獻資料。
其他 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譜(HPLC)雙柱法進行測定。
四、生理功能及作用
增殖腸內雙歧菌群及其活力,抑制腐敗菌增長 低聚異麥芽糖的分子結構中特有的α-1,6鍵使體內消化道中的酶無法將其分解,使其不能被人體直接吸收利用,因此可直接到達大腸。被腸道有益菌雙歧桿菌優先利用,使其增殖[1],從而使雙歧桿菌在腸道內成為優勢菌落,并產生抗菌類物質,抑制腐敗菌的生長,增強人體免疫力。
抗齲齒 低聚異麥芽糖不易被蛀牙病原菌變異鏈球菌發酵,因此產生的酸少,牙齒不易被腐蝕。它與蔗糖并用時,也能阻礙蔗糖被變異鏈球菌作用,而產生不溶于水的高分子葡聚糖,抑制蔗糖的蛀牙性。低聚異麥芽糖中的潘糖(panose)對阻礙齒垢形成有一定效果。
低熱值 低聚異麥芽糖的熱值僅為蔗糖的1/6,有明顯的防發胖功效。
血清脂質的改善作用 攝入低聚異麥芽糖15g/d持續28d,可以表現出明顯的三酰甘油水平降低和HDL-膽固醇升高[2]。乳酸菌包括雙歧桿菌能減少血清膽固醇總量,抑制血清膽固醇量升高。而低聚異麥芽糖有促進雙歧桿菌增殖的作用,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清脂質。